關注藥品新采購:原研藥讓出位置 仿制藥占上大頭

  藥價降,還要保障用得上(一線探民生·關注藥品新采購③)

  核心閱讀

  藥品集中帶量采購之后,要讓中標的低價藥在市場上站穩,真正走向患者,還需配套政策加以扶持:定期監測醫院的用藥情況,并納入考核,以兌現約定用量;創新貨款結算,醫?;痤A付,保障藥企回款速度;醫保向低價藥傾斜,增強患者的選擇意愿;實行“超支自付、結余留用”,讓醫院可用醫保支付結余部分補償醫生薪酬,作為激勵。

  “4+7城市藥品集中帶量采購”中標藥品,能否及時、充分地供應,讓患者盡快得到實惠?怎么讓醫院、醫生優先選擇中標藥品,使中標結果真正落地?上述問題,關系到試點改革的成功與否。

  記者在上海市、福州市、廈門市調研走訪了10家醫院,采訪了院長、醫師等,由此發現:要讓中標藥品在醫院順利落地,可以運用一些配套政策加以扶持。

  份額變化

  原研藥讓出位置

  仿制藥占上大頭

  在上海第一批帶量采購之后,國產仿制藥阿莫西林的地位迎來了逆轉。

  原先,上海各大醫院幾乎沒有用國內藥企的阿莫西林仿制藥,用的最多的是原研藥——聯邦制藥的阿莫西林,占據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。在第一批帶量采購中,國內藥企降價80%,以每片0.079元的價格,一舉拿到了該批帶量采購藥品醫院60%的用量。當年執行之后,國產阿莫西林的用量超過約定用量;第二年之后,逐漸占據了整個上海市場。

  仿制藥替代原研藥的故事,在上海帶量采購之后頻頻發生。上海第三輪藥品帶量采購中,13個藥品早前都是由外企的原研藥占據大部分市場的。然而,這次的中標結果顯示,最終只有一家外企的原研藥中標,其余中標的均為國內藥企生產的仿制藥。仿制藥占據了上海市場的大頭,原研藥讓出了“老大”的地位。

  國家試點結果,也與上海第三批帶量采購的結果相似:22個仿制藥占領了60%的市場份額,原研藥享受了10多年的“高價盤踞市場”的待遇,或將就此終結。

  仿制藥替代原研藥的過程,預計將先從用量較大的慢病領域發端,再延伸到手術、重病、大病、特殊病種領域。一些用藥量較大的心血管內科醫生認為,長期以來,原研藥的工藝、質量體系、臨床療效,要比仿制藥好。在重大手術或術后康復期間,不敢輕易給患者使用仿制藥,而是會優先使用原研藥。病情進入穩定期后,才會考慮用仿制藥。

  醫生的謹慎有其合理性。我國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剛剛起步,評價之后的保障措施,比如質量追溯、臨床療效評價工作等,仍有待完善。據了解,有些國外藥企,每年在藥品不良反應追溯方面要投入上千萬元,以確保藥品臨床療效。國內的相關“補課”工作,不僅是必要的,而且也有助推動同質等效仿制藥更快、更好地替代原研藥。

  約束醫院

  定期對賬監測用量

  創新結算加速回款

  仿制藥價低質不低——要讓醫生和患者相信這點,醫院還有許多工作要做,比如:加深人們對一致性評價的認識,加強對醫生的培訓指導,并讓醫生引導患者改變用藥習慣。

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和仁濟醫院,就多次對醫生和護士進行帶量采購藥品的相關培訓,并對患者的用藥習慣開展宣傳。一段時間后,醫生和患者對降價藥的認知度很快得到提高,用藥量也能夠超額完成:如阿莫西林在仁濟醫院的采購率,當年就達到了114%。

  要配套執行中標結果,確保中標藥品供得上、買得到,除了廣而告之藥品質量,還有兩件事要做。

  一是完成約定用量,這也是藥企愿意降價的原因。在帶量采購的后續工作中,上海采取了幾項措施,來保證醫院對中標藥品的使用量:每月給醫院寄對賬單,要求本年度的用量不能低于上年;定期曬醫院采購數量排名;建立第三方評價系統,醫院在完成中標藥品使用量指標后,用中標品種和非中標品種需符合1∶1的要求;落實帶量采購情況,要納入衛生部門績效考核。這些措施,就像給醫院戴了“箍”,只有按約定量用藥,才不會被念“緊箍咒”。

  二是解決回款“老大難”問題。一般來說,醫院回款周期為3個月到6個月,甚至超過1年,這會影響藥企的日常運行。國家試點地區創新貨款結算方式,醫?;鸢床坏陀诓少徑痤~的30%預付醫療機構,并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醫?;鹬苯酉蚱髽I預付藥款。

  上海、福建的實踐經驗表明,由第三方預付資金等方式,能大大縮短藥企收回貨款的時間:上海藥事所代醫院預付藥企55%的貨款,交貨時付40%,清算后再付剩下的5%,醫院30天內必須回款給藥事所;福建省醫?;馂獒t院設立了周轉基金,醫院收到藥品后,基金與藥企直接結算貨款,藥企收回貨款的時間控制在25天以內。

  激勵使用

  醫保向中標藥傾斜

  切斷以藥補醫鏈條

  中標低價藥,如何讓患者更愛選、醫生更愛開?

  首先,國家醫保局將完善醫保支付標準,引導患者用藥。國家醫保局制定了兩年到三年的緩沖期,之后逐步降低原研藥的醫保支付標準,促進仿制藥取而代之。上海在帶量采購之后,即照此實施,效果理想。上海大幅降低原研藥支付標準,提高原研藥個人支付的比例,患者在用藥的時候會考慮費用問題,從而轉向選擇仿制藥。

  其次,借鑒福建經驗,采用“超支自付、結余留用”的激勵機制,超過醫保支付結算價的部分,醫院自付;低于醫保支付結算價的部分,相當于省下來了資金,醫院便可以自己支配,用于改善醫務人員薪酬或購買醫療設備等。

  提高醫生開藥積極性,還要保障醫生合理的薪酬水平,并切斷“以藥補醫”鏈條,實現醫藥利益分離。這要求“騰籠換鳥”:調整醫療服務價格,將服務價格上漲的一部分用來補償醫生的薪酬。

  從長遠來看,國家組織“團購”藥品,需要配套地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,完善醫生薪酬制度。例如,福建省三明市就下了“狠招”,藥品采購改革省出的50多億元,用來提高醫生薪酬水平;取消績效薪酬與科室藥品、耗材、檢查化驗等業務收入相掛鉤的分配模式,采取按工分計算的年薪制。22家市公立醫院職工的年均收入,從2011年的4.22萬元增加到2017年的10.43萬元。(李紅梅 申少鐵 邱超奕)

編輯:陳慶
    網絡新聞部:023-79310379 廣告聯系:13983562888 技術:023-79310379
    網絡新聞部QQ 250602167 點此給我發消息 廣告聯系QQ:37771497 點此給我發消息 技術QQ:9663649 點此給我發消息
    武陵傳媒網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郵編:409099 Copyright ? 2004-2017 wldsb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.
    渝ICP備11002633號-1  《互聯網出版物許可證》(證件號:新出網證[渝]字013號) 重慶市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:232016003

渝公網安備 50011402500016號

国产日韩久久久精品影院,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,在线观看午夜福利片日本,综合亚洲伊人午夜网